【通讯员:刘聪】为深入了解思政课程的教学状况并提升学院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2025年11月11日上午,校长李晓东莅临马克思主义学院,采取随堂听课的方式,参与了刘聪老师的课堂活动,深入到跨境电子商务二班,对思政课的教学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指导。本次课程的核心主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课程内容围绕该道路提出的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其必然性与可能性进行了系统性的阐释。

在课堂上,刘聪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为主线,首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城市中心论”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其历史局限性。通过对比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关键历史事件的经验与教训,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模仿苏俄模式到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进行思想转变的过程。接着,重点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战略的形成过程,结合毛泽东同志的《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经典著作,深入分析了这一战略形成的必然性——近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和具体国情决定了革命必须以农村为基础;同时,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民阶级的革命潜力、共产党的领导和武装斗争等角度,阐释了这一战略实现的可能性。


李晓东全神贯注地听取了教学过程,并对其中的关键内容和逻辑结构做了详尽的记录。他强调,思政课程必须以历史事实为基础,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手段,清晰地展示革命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的探索精神和历史智慧。【一审:张建建/二审:李靖宇/三审:孔继海/摄影:李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