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森】为深入贯彻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融合,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2025年9月23日下午,计算机与信息安全教研室在321会议室组织开展了以“共研AI赋能课堂新方向”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教研室主任李娜主持活动,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研讨。
在活动伊始,李娜老师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渗透到各个行业与领域,教育教学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AI真正融入课堂、服务学生成长,是当前教研室需要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她强调,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一次推动教育理念更新的实践探索。
研讨环节中,教师们结合自身课程教学实际,分享了AI技术赋能课堂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张晓丹老师结合《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展示了如何通过智能代码分析工具,帮助学生快速发现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率。石杰老师则介绍了在《Web应用安全与防护》教学中,利用AI模拟网络攻防场景的尝试,使课堂更具沉浸感和实战性。郭菁慧老师从学生学习行为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AI平台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实现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王森老师则重点分享了AI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价值,提出通过智能化平台优化课件制作与内容推送,可以显著提升教师的备课效率和课堂的互动效果。
在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中,教师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渠道。未来,教研室应进一步加强教学案例的积累与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让AI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助手。
活动最后,李娜老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方法创新与价值引领。接下来,计算机与信息安全教研室将继续组织相关研究与实践,推动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智慧课堂,打造高效、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新模式。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激发了教师们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积极性。通过共研共探,教师们的理念不断更新,团队的凝聚力与创新力进一步增强。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计算机与信息安全教研室定能在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一审:李娜,二审:李兆芃,三审:喻林/摄影:皮览月、张岚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