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曹辰波】为进一步提升我院教师的综合素质,增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8月21日至8月25日,“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在许昌市许昌大酒店成功举办。基础部全体教师以高度热情和饱满的精神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为期五天的培训中,我们聆听了来自国内学界专家、学者的精彩授课:太原师范学院的李华君教授从职教政策解读、提高教学管控水平、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素质提高等方面为大家阐述了新的理念、模式和配套措施;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冯林教授讲解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如何课堂教学中开展双创教育,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双创教育的开展情况;洛阳理工学院的李蒙教授对国内在线开放课程情况做了详细介绍,重点阐述了“少教多学”和新型课程设计对改善教学效果带来的影响;来自河南大学的王发曾教授围绕我国高校干部的素质构成、当前培育高校干部素质的关键问题、我国高校干部队伍组成与成长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剖析;原江苏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刘景忠教授在《从育人到教书,从教育到职业》的讲座中指出,职业院校中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和教育,必须理解学生,走近学生,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自我完善,“以人格助长人格,用生命影响生命”。



培训期间,学院举办了青年教师教学成果展示比赛,我部英语教研室王婉如老师以《英文入境签证申请表》为题参加了此次比赛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新老教师教学经验分享大会上,我部尹威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经历,以《思维·方法·技术——学术论文写作交流》为题,为与会老师呈现了一场激情澎湃的报告;我部近三年入职的教师参加了青年教师联谊活动,了解了学院教务相关规章制度,增进了同时之间的友谊;按照培训安排,我部教师积极参加了素质拓展活动;培训学员谈心得环节,我部派出的两名青年教师与商贸系巨洁瑾老师共同以沙龙的形式畅谈了此次参训的体会和感受,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此次培训的开展,提升了我部教师的综合素养,坚实了团队的凝聚力,展现了基础部积极良好的精神风貌。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将此次培训的所学和所得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学院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审核人:赵培勇)
附一:培训感悟——“锵锵三人行”
——基础部曹辰波、李森及第五组学员巨洁瑾沙龙式发言剧本
(傍晚,许昌的东湖喷泉广场,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的老教师曹辰波在喷泉广场座椅处看手机,李森、巨洁瑾两名青年教师正在散步)
巨:东湖的夜景真美啊。
李:是啊,喷泉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
巨:那不是曹老师吗?
李:曹老师好!您也来看喷泉啊。
曹:你们好,坐下一起等喷泉表演吧。李森,这次培训怎么样,有收获吧。
李:收获挺大的。第一天上午李华君主任的讲座就有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只有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教学水平才能有所保障。”这让我联想到一次以前教学实习经历中出现过的情况。当时我在课堂上说“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可话音刚落,就有同学站起来打断了我的发言,他说:“动物之间也有语言的沟通,你怎么能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呢?”
巨:那岂不是很尴尬!
李:是啊,我当时站在台上不知所措,出了一身的冷汗。后来我查阅了资料才弄清楚,其实这一论断是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来阐述的。
曹:对,这就是学科的交叉。
巨:你们还记不记得司丽娟老师在进行经验分享的时候放的电影片段。其实,电影中的场景在新进的教师当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新老师都只是依赖课本上的内容在备课,其实我刚开始也是这样的。而学生真正感兴趣或者想学的是课本内容的延伸和在实践中的应用。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更新和增加知识储备,所以我现在备课的过程中,只是把课本当作一个纲领,补充增加更多的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实践案例。
曹:小巨说的不错,有悟性。其实各个学科之间都是融会贯通的。你之所以被学生问倒,是因为你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而且你的课前准备也不够充分。前两天尹威老师的报告很精彩吧?两个月来,他付出了很多努力。据我所知,汇报前的那个晚上他还在精益求精地为发言稿润色。事实证明,课前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授课的效果,所以你们一定要把充分备课当作现阶段提升教学质量的第一要务。
(喷泉表演开始了,大家纷纷拿起手机开始拍照,准备定格这个精彩的瞬间)
巨:有了手机就是方便,我可以把笨重的相机丢在家里了。
李:可别这么说,现在学生上课可是机不离手,真让人头疼啊……
曹:既然说到这了,那我们讨论一下信息技术对我们那的教学有哪些影响呢?
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我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终于可以抛开书架上厚厚的书籍了。不管是知识的获取还是课前的准备,都可以通过这些设备来完成。哪个字不会读了,可以立即拿出手机来查一查,这可比每次都查字典方面的多。而且上课也不用再为教案烦心,做个PPT课件,往大屏幕上一投,学生眼睛看、耳朵听、动手记,比起以前全靠老师在讲台上念可有效果多了。不过这次培训听了李蒙教授关于精简PPT、突出重点的内容,又给我了新的启发。以前我总怕学生记不住重点难点,所以就把课堂内容全部放到PPT里去,没想到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而且难免会犯照着PPT念的错误。听完讲座后就要对PPT进行了精简压缩,相信以后的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巨:我以前觉得学生上课做低头族非常影响课堂授课质量,其实这次培训的几个专家都给我们推荐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教学APP,说实话,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像我们商贸系的小麦公社和“双十一”大战的活动,都是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进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这些创新不仅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更迎合了专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实践的照片是,他们的学习状态和效果非常好。
曹:其实,信息技术普及对我们教学最大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创新”。在这次培训中,几位教授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创新这个话题,像小巨提到的小麦公社和双十一大战活动,都是教学创新的举措。我们基础部,也一直对传统学科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比如我们英语的“美标课堂”,用远程互通的方式实现了我院师生与外教的实时交流。我们语文教学改革则尝试体验式教学,那次广告文案写作课上,课前我布告他们穿上西服、带着电脑和相机在校园里为某西装品牌制作平面广告。其实我有很多疑虑,却没想到他们热情高涨,作品质量之高出乎我的意料,你们看,还不错吧?还有我们的实践教学改革,我经常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这个暑假,我的两个学生去南通一家影视基地实习了,实习期间得到了剧组的好评。你们看,这是昨天他们从剧组发回来的照片。
李:这不是《家有儿女》里大明星吗?
巨:对,刘星他爸。
曹:说的没错,剧组对对他们的实习工作很满意。剧组说,如果他们毕业了想去剧组,随时欢迎。听了这些,我非常骄傲。
李:哎呀,我们该走了,还得准备明天的汇报呢?
巨:一点灵感都还没有呢。
(三人起身,往回走)
巨:现在的大妈跳广场舞的音乐真是时尚,要不我们看一会吧?
李:这……
曹:那就坐下再看会吧。
(三人坐)
曹:你们来学校有段时间了,感觉怎么样?
巨:这也是我第一参加教师素质提升的培训,本以为是枯燥乏味,走走过场,没想到讲座内容这么实用、很有针对性,解开了这一年来我教学工作中的许多困惑。除此之外,培训期间的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也是在鞭策着我们快速成长,经验分享大会的老教师们则是手把手地向我们传授为师之道,青年教师联谊会则拉近了我们大家的距离,让我们觉得来到郑财院特别有归属感。
李:提到说课大赛,我们基础部的王婉如老师获得了一等奖,展示的教学基本功是有目共睹了。
巨:对,王老师说课大赛上表现非常精彩。
曹:其实,王老师刚上课的时候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说话语速过快,为了克服这一点,她为之付出的很多努力。当然,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也离不开帮他的帮带老师、部里领导及其他同事的帮助。
巨:对咱们这样经验尚浅的青年教师,系部的各位前辈教师对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尤为重要。前两天的说课比赛,我系的宁艳老师也是在系里领导,帮带老师司老师以及各位前辈的帮助下,结合她自身的知识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创新,展示了自身教育教学技能,积累了教学实践经验,同时收获了来自全院老师的意见与鼓励。这是一次宝贵的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经历,令我羡慕不已。
曹:羡慕啥?你们以后也会有机会的。在咱们学校,你们慢慢地会感受到,咱们每个系部都是团结友爱的集体,而学校更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个人的广场舞毫无亮点,那么多人伴着音乐整齐划一地跳,却能吸引那么多的人前来观看,这就是团结的魅力。我相信,在和谐团结的学校氛围里,你们每个人都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李:曹老师,五天的培训马上就要结束了,您也来分享一下学习心得吧?
曹:其实,咱们刚才谈论的都是很专业的教育理论,我给你们概括一下吧:一是要善于积累,做足课前准备,夯实专业基础;二是要勇于创新,不断开拓思维,尝试教学新模式;三是要乐于融入,积极融入集体,实践中锻炼成长。总之,我们要把培训期间的所学所思、所感所得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自己贡献。
巨:今天本来是来散步的,没想到上了一节深刻的理论课。
李:但确实是受益匪浅啊
曹:你们刚才还在发愁明天的总结汇报,不如我们就把刚才的谈话内容搬上舞台吧?
李:好主意!这也是一种创新。
曹、巨:对,这也是一种创新。
曹:(起身朗诵)我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父”钱学森临终前对看望他的总理说,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大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
(转身)我们国家、民族的发展,强盛需要创新。
李:(起身朗诵)我们学校的发展壮大,需要创新。
合:(起身朗诵)我们作为教师,更需要创新!
巨:唉?我们忘了给这次汇报发言取一个名字了。
曹、巨:就叫……锵锵三人行吧!
附二:培训花絮——王婉如老师青年教师成果展示比赛获佳绩
暑期教师素质提升培训班期间,学院于8月22日下午组织了青年教师教学成果展示比赛,英语教研室王婉如代表基础部获得佳绩。
王老师在此次比赛中所选的题目为《英文入境签证申请表》,她按照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过程、说反思的总体思路,紧扣既定的教学目标,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实现了知识的传授、内化和拓展。此外,王老师教态大方得体、英文发音标准,整个环节简明流畅,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充分地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底,也彰显了基础部教师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
王老师在获奖感言中说到:“此次获奖是基础部集体智慧的结晶,离不开两位主任及各位同事的悉心指导,深夜11点,他们还在为我提意见、出主意,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赵培勇主任在观赛感想中谈到,我们要以观看此次比赛为契机,比照优秀教师的闪光点,找出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争当三尺讲台上的教学能手。
附三:培训花絮——尹威老师论文写作经验分享获好评
8月23日下午,学院在许昌大酒店三楼会议室举行了“新老教师教学经验分享”会,我部尹威老师为与会老师呈现了一场激情澎湃的报告。
尹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经历,以《思维·方法·技术——学术论文写作交流》为题,从论文选题、资料搜集谈起,详细讲述了以近些年来丰硕的科研成果背后,自己在撰写和投稿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尹老师的报告获得了我院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教务处李延玲处长表示自己受益匪浅,并提示大家可以尝试尹老师的写作方法大胆地去进行科研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