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志恒】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11月4日下午,基础部开展以“研极限部分思政挖掘,谋高数课程育人实效”为主题的教学研讨会,围绕高等数学“极限”章节的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创新及育人实效提升展开深入研讨。

活动伊始,李相捧老师作了主题分享。她首先阐述了思政元素在极限教学中的意义,然后从数学史、哲学思想、科学精神三个维度挖掘思政元素。数学史方面,引入刘徽“割圆术”与祖冲之“千年记录”,通过史学导入法,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感悟“久久为功”的工匠精神;哲学史方面,“极限”深刻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法,从“近似”到“精确”的转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辩证思维;科学精神方面,结合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突破,实现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跨越,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感。

随后,赵主任分享了课堂实践案例,他别出心裁地引入了田径运动员不断逼近身体极限、挑战纪录的案例。他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中的“极限”正如那个客观存在却难以企及的世界纪录,而极限的定义正是描述这种无限逼近过程的科学工具,从而深刻揭示了数学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客观性与严谨性。接着老师们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共同探寻出更多的思政教学案例。
本次研讨成效显著,成功地将“极限”这一教学重点转化为育人亮点,极大地启发了教师的课程思政设计思路,为数学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数学教研室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系统推进高数课程思政资源开发、教学设计优化和教师能力提升,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切实提升高等数学课程的育人实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一审:王雨晴 二审:申合帅 三审:赵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