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盘根院长在我院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所属栏目:工作动态信息来源:纪检监察处发布时间:2013-05-28 12:51:08
加强个人修养,增强抵制腐败的能力
近年来,我院从预防腐败和保护教育干部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和运用“四会一课”形式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双节即将到来,很有必要对领导干部进行一次廉洁自律再教育,大家共同警示、互相提醒、防微杜渐、从严自律,越是逢年过节,越要警钟长鸣,越要保持清醒,使我们的领导干部过一个祥和、喜庆、廉洁的节日。
我院自成立以来,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奋斗拼搏下成为郑州市财政系统唯一一所职业学院。几年来,校党委始终重视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坚持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几年来,我院未发生一起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现象,充分说明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同志廉洁自律意识比较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比较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在我校内部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干部作风浮躁,在工作中缺乏务实精神,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互相推接,扯皮;二是有的干部不拘小节,视学校禁酒规定不顾,中午经常喝酒,影响工作和形象,在群众中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三是在为人师表方面,表现在学生入党、提拔等方面收受学生好处;四是学风建设方面有投机取巧,进取精神差等现象;在当前的特殊历史时期,反腐倡廉建设更加任重道远,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对上述存在问题我们绝不能忽视,如果任其发展蔓延,必将严重影响党的战斗力,严重影响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的作用发挥,必须充分认识其严重性,危害性,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作为领导干部,能不能从根本上做到拒腐防变,关键要看修养如何,只有个人修养提高了,党性才能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因此,今天的党课我着重讲一讲加强个人修养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要从四个方面加强个人修养,以增强抵制腐败的能力。
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守住清贫
一位保健医生讲过,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其中,心理平衡最重要。那么,如何保持心理平衡呢?我认为,第一不要盲目攀比。我不否认人应该有一个正常的追求,但千万不能盲目攀比,尤其不能总拿自己失意的地方和别人得意的地方去比较。那样只会越比越烦恼,越比越生气,越比心理越不平衡。要事事知足长乐、常常自得其乐。心情不好的时候,感觉自己倒霉的时候,多想一想井冈山上的革命先烈,和他们比一比,他们艰苦奋斗,英年早逝,得到了什么?人生苦短,有限的生命不能总徘徊在苦闷之中!第二不要随波逐流。当然更不能逆潮流而动。不随波逐流,意思是在顺应历史潮流的同时,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白己的主见,敢于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人云亦云、人为亦为。如对社会上的有些腐败行为,不因别人获利而羡慕,更不因对自己有利而为之。第三不要自暴自弃。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对待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尤其要重视39岁和59岁现象。39岁尚未被提拔,思想上容易变得消沉,奋斗精神就不如从前了;59岁临近退休,权力即将失去,一生清贫,再不捞一把就没有机会了,往往会晚节不保,一失足造成千古恨。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自暴自弃,39岁未提拔,要不为挫折所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坚持创新,勇攀高峰,也有可能功夫不负有心人。59岁仍然坚守清贫,涉及利益时不乱伸手,就能活得坦然,活得超脱,活得精神,就会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
二、要选择健康的业余生活,耐住寂寞
党员干部既要精益求精于本职工作,又要有多姿多彩的业余生活。劳逸结合,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首先要选择健康的业余生活。业余生活确有高雅与低俗、有益与有害、健康与不健康之分。选择好了,才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提高品位。第二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业余生活。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文艺活动或体育运动,把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定会有收获的喜悦。第三要把握好业余生活的度。在快节奏的工作学习之余,放松一下,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可丰富生活,调节精力和体力。但经常的、不节制的长时间沉醉于娱乐场所之中,非但起不到文化娱乐的效果,反而会因精神状态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影响工作和学习,时间长了会使身体疲惫累积,使机体能力和精力下降。许多损伤身体、影响体质的因素都是和过度、过量,不爱惜自己有关。如玩扑克牌和打麻将牌,原是一种趣味性的娱乐活动,但有的人不能控制自己,迷醉于牌桌和麻将桌上,纵欲无度,尽至通宵达旦,使思维和身体处于紧张极限,使人精神恍惚、食欲减退、影响工作、影响健康。更有甚者用麻将和扑克进行赌博,违背了娱乐的性质,使人志向堕落,污染了社会风气,应该坚决反对。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宋微宗赵佶和南唐后主李煜,赵佶沉湎于书画,李煜沉湎于诗词音律,偏偏都忘记了“工作”,玩物丧志,终成阶下之囚。
三、要慎初慎微慎独,抗住诱惑
无数的案例告诉我们,有些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腐败,他们也曾在一段时间内为国家为人民尽心尽力,甚至是勤勤恳恳,如履薄冰,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但可能就因为最初的、微不足道的一次别有用心的宴请、一份精心设计的礼品、一个难以拒绝的人情……而未能煞住走向腐败的第一步,最终蜕变成为金钱、美色的俘虏,落得个悲惨的下场。清廉与腐败,似有天壤之别,但就个人而言,实属一墙之隔。一次心存侥幸的纵欲,即能令理想信念及理智修养铸就的“防腐墙”轰然而塌。韩非子日:欲如火,不遏则燎原;贪如水,不遏则滔天。小贪能成大欲,警惕之心一旦丧失,贪欲的闸门一旦打开,思想暗处的滚滚浊流就会如滔天洪水汹涌而至。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慎初、慎微、慎独,抗住诱惑。
慎初,就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上,要时刻坚守自己的思想道德防线,克勤克俭,慎言慎行,不图一时之快,更不迈出危险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律,要修身立德,加强学习,加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筑牢思想防线,坚定政治理想信念,坚定党性原则,提高在大是大非面前的辨别能力,培养浩然正气,增强自身“免疫力”。万物发端必始于一,腐败亦然。“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虽是俗语,却饱含着丰富的劝诫警示之义,道出了慎初的必要。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珍视自己的荣誉、幸福和尊严,始终严于律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廉洁从政,干净干事,不能因为情面上抹不开而有了第一次,情面和饭碗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慎微,就是对细小琐碎之事要警惕、谨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夫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微,圣人存诫”。小处不可随便,任何腐败都是从自身思想防线放松开始的,越是微小越容易放松,因之越应谨慎小心,防微杜渐。也可以说是要慎习惯、慎嗜好,古人把个人的不良习惯和嗜好称为“祸媒”,说“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对党员干部来说,个人习惯、嗜好看似小节、小事,实际上反映做人的政治标准和品德修养。实践证明,一个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的党员干部,也很难在大事、大节上过得硬。一位领导讲过: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党员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反面典型警示自己,以肩负的责任鞭策自己,防微杜渐,注重点滴。做政治上“明白人”,经济上“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一旦因违法违纪行为东窗事发,不但丢掉乌纱帽,损害单位形象,还会丢掉饭碗,断绝经济来源和福利待遇,还会丢掉好形象,在父母妻儿面前抬不起头,也让父母妻儿在社会上抬不起头。这无异于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谨小慎微,算好政治帐、经济帐和亲情帐,不要因小失大,图一点蝇头小利,而丢掉了政治前途、福利待遇和家庭幸福。
慎独,就是在自己一个人独处时也能做到谨慎不苟。广义上讲就是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能保持清醒,严守纪律。古人常说:“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贵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屋漏”是指居室内西北角,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相当于所说的“暗室”。即人在独居斗室,别人看不到的情况下,也能洁身自好,问心无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东汉太守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夜拒黄金十斤,成为千古慎独佳话,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共产党人讲慎独,靠的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靠的是理想追求和坚强党性。
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慎独,最要紧的是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要懂得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要有很强的法纪和道德观念,自觉坚持依法行事,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切实做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抱侥幸心里,抗住诱惑。
四、要净化社交圈,顶住庸俗
社会交往是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也不例外。正常的适度的社会交住,有利于调节情绪、放松身心,有利于开阔视野、丰富思想,有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而不健康的社会交往,既耗时、费力、伤神,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带来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在社交上要从三个方面引起注意。
(一)头脑清醒
在交友上克服糊涂认识,不能为交友太杂过滥所累。如果交友过杂过滥,势必会为一些“朋友”所累,做出违反组织原则和党纪国法的事情来。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交往失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上存在错误认识。有的把社会交往看作生活小事,觉得大家一起吃吃饭、娱乐娱乐、互相帮帮忙,没什么大不了的;有的把人际交往当作个人私事,认为交朋结友是个人的自由,与其他人没有关系,党组织也不应该进行干涉。应当看到,朋友有高下之分,交往有损益之别。交友受益,前提是交往正常、健康。那种虚于应酬、空耗时日的泛泛之交,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的庸俗之交,互相利用、投桃报李的势利之交,有百害而无一利。领导干部身份特殊,如果自律不严、交往不慎,很容易把权力、地位等因素带入社会交往中,受到拉拢腐蚀,导致权力滥用。
(二)择善而友
古人云:“与善人交,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择友要有选择,要交益友。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朋友可以交,但一定要坚持正确交友的原则,做到慎交友,交益友,哪些人该交,哪些人不该交,应该心中有杆秤。对有高尚品德的人,不仅应当结交,而且应当引为挚友,采其之长,补己之短;要交善友。领导干部由于工作关系,接触的人很多,主动结交攀附的也大有人在,如果不加选择,什么人都来往,很容易被人利用,甚至受人左右。为此,必须谨慎择友,这是健康交往的前提。要头脑清醒,善于识人,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拉拉扯扯、搞感情投资的人,那些特别想当官、特别敢花钱、特别能套近乎的人,那些素质低下、趣味庸俗、社会交往混杂的人,那些了解不多、背景不清的人,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拉开必要的距离;要交挚友。真挚的朋友之间交往是简单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然而简单不是冷淡,而是一种境界。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追求淡泊俭朴的交往境界,年节一声问候,见面一杯清茶,既可以使自己身心轻松,又有利于培育真挚纯洁的友情。挚友是不会把你引入歧途的,和挚友交往不用劳神设防;要交诤友。要抱着从善如流的态度去交朋友。“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领导干部处于特殊的位置,更需要听真话、察实情。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多交一些坦诚相见、直率敢言的诤友,多听一些逆耳的忠言,帮助自己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纠正错误的认识和行为,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减少工作失误。
(三)守住原则
领导干部和朋友交往,要始终保持内心清明、心静如水的心态,做到清心寡欲,始终保持一种平民意识、平常心态、平实作风。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按组织原则办事,按政策规定办事。决不能沉湎于吃喝交往之中,滥讲朋友义气,不顾党性原则,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柔之于无形,烈之于排山碎石,善之于滋润生命,广之于无所不在,本为万物之源,润万物而不争,有一种不求回报的广阔胸怀。水用最低的姿态穿行在自然之间,遇物而分,不与物争,不择高处,不眷恋净地,涤除尘垢又安然离开;用最平常的心,于低处娴静随性,于险处独添一景,于污浊处自留清白。人心亦应如水,能够于淡泊以名志、宁静以致远的淡然中,陶醉于“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祝愿大家修身养性,心如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