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侯思雨】为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实践形式深化美育教育内涵,3月5日,经济管理系组织部分师生前往河南博物院开展“触摸历史根脉,传承文化之美”主题研学活动。


到达博物院后,师生依次参观了阮咸琵琶、编磬、编钟等一系列中国古代的传统的乐器,这些乐器不仅仅展现了中国古代丰富灿烂的音乐文化,更显现出古人在弹拨乐器制作与演奏技艺上的精湛。来到“华夏古乐”展厅,师生驻足于距今约9000年的贾湖骨笛前。
接着,师生们观看了一场沉浸式表演。乐团用复原古乐器演奏《诗经》古曲和唐代乐舞,将静态文物化为动态艺术。编钟之声仿佛让人穿越时空,触摸到中华文明的脉搏。这种“文物活化”形式,是博物院推动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体现,借助科技与艺术融合,让历史变得“可听、可感、可互动”,极大提升了审美体验。

在“中原古代科技”展区,玉柄铁剑、妇好鸮尊等文物,展现了古代工匠智慧和商周审美意趣。解读文物中经济、礼制与艺术的关联,大家理解了中华文明的多元维度。活动尾声,师生参与“数字文创”项目,通过虚拟现实模拟古代乐器演奏,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思考。

美育不仅是艺术熏陶,更是对文化自信的培育。此次活动以博物院为课堂,通过文物解读、艺术体验和科技互动,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涵养品格,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不断为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而贡献青春力量。【审核:田振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