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宁爰懿】5月21日下午,副院长施长春以《新时代的国际局势与中国担当》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极具深度与启发性的思政课,引导青年学子胸怀“国之大者”,树立全球视野。

课上,施长春院长首先深入解读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内涵。他指出,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重要论断以来,国际格局正经历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政治重心从西方单向主导转向多极协同,经济实力对比加速演变,文化多样性蓬勃发展,制度体系竞争更趋激烈,增长动能从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中国的快速崛起更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量。俄乌战争、巴以冲突、印巴冲突等地缘危机交织,进一步凸显了变局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他强调,正确认识这一变局,是理解中国外交战略的逻辑起点。
施院长重点阐释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十个坚持”为外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他指出,开创大国外交新局面,需从构建稳定大国关系、深耕周边外交、加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国际治理体系变革等维度发力。中国正通过 “一带一路”倡议、气候变化合作等务实行动,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课程最后,施院长号召同学们,要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爱国主义的践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他通过引导同学们思考青年命运与国家、世界命运的关系,强调在百年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交汇期,青年学子需坚定理想信念,既要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格局,也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行动自觉,将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与人类进步的洪流。
这堂思政课脉络清晰、案例丰富,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增强对国家发展道路的信心,更能帮助学生以理性、积极的态度深刻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与责任。【审核:王琪/摄影:尹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