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杜国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活动主题,2025年7月5日至8日,智能会计学院“青衿志行”实践团深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阜民里、代书胡同、北庆里、夕阳楼等特色社区,扎实开展“社区共融”筑牢共同体融合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团以行走社区深挖鲜活故事为路径,通过沉浸式文化调研、民俗采集、口述史记录,生动展现新时代管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日常,传递团结温度,增强情感认同,为构筑城市民族共同体工作贡献基层范例。
实践团行走管城,深入社区的实践合照
在阜民里,实践团与回族居民共同创作民族团结主题泥塑,系统采集濒危民俗谚语、民谣,挖掘民族交融的日常故事;在代书胡同,实践团聚焦民族童谣采集,解码文字承载的文化传承密码,彰显语言生态的和谐共生;在北庆里,实践团成员通过精细化的社区语言生态普查,从微观视角实证基层治理促进民族共融的效能;在夕阳楼,实践团通过开设 “银发课堂”,用温情服务促进老年群体融入新时代民族交融的共生环境。实践团队员通过走街串巷,深度访谈各族居民,从邻里互助、习俗共享、节庆共庆等鲜活社区场景中,挖掘记录30余个饱含温度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生动案例。

实践团深度调研,社区交融的鲜活场景
此次“社区共融”实践活动,既是会计学院“青衿志行”实践团通过创新挖掘管城社区中饱含温度的民族交融故事,生动诠释基层社区各民族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自然形成的血肉联系,为构筑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了可感可知的“管城情感纽带”与基层交融智慧,也是会院学子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要求的深刻回应。今后,会计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实践活动,推动城市民族交融之力更深融入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根基的伟大征程,彰显青年学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挺膺担当。【一审:安艺、二审:薛现平、三审:董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