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
 
 
学习园地 
 学校首页
 部门概况
 理论学习
 文明创建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习园地>> 正文

学习大军:从“滴水穿石”看习近平的国学底蕴

2015年04月08日 11:17  点击:[]

学习大军:从“滴水穿石”看习近平的国学底蕴

 

    题记: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观,我是在插队落户时便耳闻目睹,叹为观止,直到现在,其锲而不舍的情景仍每每浮现在眼前,我从中领略了不少生命和运动的哲理。

  ——摘自习近平《摆脱贫困》之《滴水穿石的启示》篇

 

  崖头的水滴不偏不倚穿过岩间的一个孔洞,轻飘飘地落到地上,瞬间钻入地下,只在地面留下一枚浅浅的水印子。待细看时,又一枚水印子叠加其上。一位眉目清秀的青年凝眸细察着这一切,陷入沉思。殊不知自己已然和这个自然奇观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个青年就是习近平。多少年后,在其所著的《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到这样的事:“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观,我是在插队落户时便耳闻目睹,叹为观止,直到现在,其锲而不舍的情景仍每每浮现在眼前,我从中领略了不少生命和运动的哲理”。聪慧之人可以从书中习得大道,更善于从自然与社会中悟得大道的玄奥。

  一般人读过《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习近平作为好学之人,也一定读过此语。“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是老子对一种世态的否认,而习近平却能知而行之,这在于他有大智慧与好品质。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自会水滴石穿。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时,是经过了“五关”历练的,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关关都是常人难过的阻碍。习近平过五关斩六将,步步磨练,最终成为样样精通的贴心村党支部书记。怎样炼成水一样做人,习近平的插队生涯就是一个范例。

  当一个人将大道融入灵魂深处,他可以铸就高贵灵魂、散发出人格的芳香之外,还可以拥有过人的智慧。1988年6月,习近平从经济发达的厦门调到“老、少、边、岛、贫”的宁德任地委书记。面对积贫积弱的闽东,习近平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拉开了闽东摆脱贫困的帷幕。走遍十里八乡之后,习近平提出“滴水穿石精神”。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他说:“就拿经济比较弱后的地区来说,她的发展总要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等诸方面的制约,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变化。”于是,有时他与同志们奔走在下乡的路上,滴滴汗水洒落在乡间小道上;有时与同志们在办公室里灯火通宵地研究实情,共商大计,个个不眠夜换来套套好政策。在习近平带领下,闽东这块贫困的坚冰渐渐融化,有了初春的气象。在习近平荣调后不久,闽东就基本脱离了贫困线。习近平首战告捷,在闽东留下了好官声。现今稍上些年岁的闽东人提到习近平这段往事,感激之余会说:“这个书生利害,竟然能把闽东老大难的问题给解决了,读书人了不起!”从此例中,悟到什么?文以载道 ,道不远人,要善于从国学文化中吸取精华。习近平在闽东的执政主张经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这说明国学文化里蕴藏着巨大的宝藏,也从中看出习近平的国学功底。谁像习近平那样善学善用,谁将受益终生,人格上想无魅力都不行,见识上想不高明都做不到。

  在这个开明的时代,我们不能缺失国学文化。习近平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听高人讲话,自有颖悟,自会灵秀。我们可以聪明些,发扬“滴水穿石”精神,捧读国学文化典籍,多补补课,在且读且悟且用中,多展现几分属于自己的精彩。

  

 

上一条:学习大军:民族和睦新疆才好 下一条:学习大军:要实干,不要空想

关闭

 
 
    • CopyRight 2007-2018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尉路18号

    • 电话:00371-66727260 66727605 66727123    传真:0371-6672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