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为亚洲安全贡献“中国智慧”
5月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同各方一道,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习近平的亚洲安全观是中华民族“和”智慧对亚洲安全的贡献。
“和”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对于宇宙人生的最高追求。《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是阴阳二气矛盾统一,是生成万物的内在依据或存在状态。而《庄子?天道》篇称“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和、人和,是顺应自然,是一种相互尊重。“和”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探索宇宙人生的智慧,更是安邦治国的不二法门,习近平在亚信会议上提出的亚洲安全观,便彰显这一“中华智慧”的璀璨。
早在西周末年,《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和实生物”是和谐的由来,只有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叫做和谐,才能“丰长而物归之”。现今的亚洲一面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一面是安全威胁、冲突动荡与日俱增,在矛盾的两面,如何“丰长而物归之”,这是亚洲各国的迫切愿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对亚洲安全观作出深刻阐述,从正反两面对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四个方面的安全进行系统解读,提出脉络清晰、内涵深刻的亚洲各国合作、解决之道。
“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亚洲的安全形势较为复杂,亚洲各国在宗教、文化、语言、发展阶段各异,利益诉求不同,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现实利益摩擦,既有亚洲内部的问题,也有域外国家带来的影响。事实已然证明第三方军事力量的介入,只会让地区的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加尖锐,亚洲的事情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办。亚洲的安全要的是全亚洲的共同安全,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亚洲国家安全,而不是将己国安全建立在别国的不安全上,我们要“求同存异”。
现如今的亚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也无法避免地区问题和矛盾的突出。而地区的矛盾,不能用武力来解决,和平与安全才是亚洲发展的保障。亚洲国家需要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意识,通过对话合作促进亚洲地区的安全。
没有机制的建设,缺乏风险的管控,安全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国家间难免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因此,建立包容开放、互利共赢的亚洲安全与合作体系,符合亚洲各国的共同利益。习近平对加强亚洲安全机制建设提出的倡议,可以弥补亚洲安全合作“短板”。只有亚洲各国共同努力,依靠亚洲地区的机制、论坛、组织,加强合作和交流,经济和安全两个轮子才能一起转,亚洲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通过对话,达成共识,形成合作,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发出促进亚洲安全合作的“中国声音”,为亚洲和平繁荣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的亚洲安全观向世界展露了中国作为大国,以亚洲视角,用“和”的价值观念,推动安全合作,摒弃零和思维,传递合作不对抗的正能量,凸显互利共赢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