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升官发财上大学会受鄙视
“大学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都会犯糊涂。”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表示,社会更应关注大学具有的“永恒的属性”,在他看来,带有永恒性的东西恰恰有时候就是一些简单的常识,“对这个问题我们不需要用很多新的现代的语言来解释。”
杨玉良引用教育大家蔡元培的话表示,“‘大学教育者养成人格之视野,是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灌之以理想,则是机械制教育,非所以施以人'。所以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不是训练各位在某一方面的技能,至少它不仅仅是。而在教育当中应该灌予理想在里头。
在以理工科见长的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向研究生们抛出了一个问题:是脚踏实地地做研究,还是愤愤不平地抱怨?他明确要求研究生——做科学研究中的“杰青”,而不要做科学研究中的“愤青”。
在钱旭红看来,做“愤青”还是做“杰青”,已不仅仅是政治活动领域的事情,而是关系着能否发挥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因素。他引用了一篇博客文章中的话说:“杰青多脚踏实地,心无旁鹜,潜心妙手著文章;愤青多胸怀世界,爱好广泛,希望铁肩担道义。
钱旭红告诫新生们:许多人都是在抱怨中度过了一生,而抱怨的结果是恶化了他的环境和氛围,同时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一个真正想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人,他会把所受的委屈、所受的压力变成动力,以另外一种方式把它释放出去,而不是用道义来放弃自己对自己的控制。
钱旭红并不否定年轻人想改变世界的理想的意义,他以广为流传的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的墓志铭引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你想改变一切,从你自己开始。
在华东师大,校长陈群则告诉同学,世界上有两种疯狂最为可怕,一种是什么都敢做的疯狂;另一种是什么都不做的疯狂。“所以,在华东师大,我希望你们学会脚踏实地做事与做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同学们,珍重自己,努力创造!
来自《中国青年报 》
(责编 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