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邓琳】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会同人民网联合推出职业院校师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系列课程。艺术学院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组织艺术学院全体师生于12月28日晚七点共同收看了职业院校“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职业院校“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第四讲
课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线,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视频先通过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部主任于志晶,为大家讲述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他说到,职业教育的发展源于生存问题,我国从船政学堂开启中国近代学校职业教育的开端,再到黄炎培先生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系社会各种资源发展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在爱国人士的推动下不断向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职业教育更是培养了诸如王进喜、倪志福、张秉贵等劳动模范。可以说,职业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后,视频接着重点展示了当代职业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们。从“做工人要做到最好”艾爱国、到愿做电焊“花木兰”易冉、再到“巾帼不让须眉”航母舰驾驶员叶蕴韵、以及“鲁班工坊”的匠人们,他们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奉献践行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艺术学院教师观看视频
通过学习,艺术学院教师们感受颇深。艺术学院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范亚飞说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辛勤攀登。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要践行园丁精神,为祖国培养好设计行业的未来建设者,不负时代的责任与担当。陶瓷专业教研室主任荆娅说到,陶瓷工艺与设计专业是目前正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专业,如何引领学生踏实下心来钻研技艺,培养陶艺匠人,是教师们需深思的一个课题,了解到“鲁班工坊”后,我深感触动,更加明确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即锤炼自身技艺,带领学生不断通过技能竞赛提升学生的荣誉感,归属感。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张笑晓说到,美育教育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今天的学习,更加觉得要多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上多下功夫,培育好职业院校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工匠精神。
艺术学院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观看视频,艺术学院的学生们也深受启发。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张芮说到,在和平年代,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当好好学习,用学到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投入到社会的建设中。陶瓷工艺与设计的学生秦晟杰说到,看了思政大课后,让身为学生的我感慨万千。在属于我们的青春时期,不应该浑浑噩噩的虚度,应完善自身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社会价值,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感。面对未来,无论有什么样的挫折及困难,我们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带笑容,勇往直前,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通过观看本次思政大课,艺术学院全体师生对职业教育充满信心。艺术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认真梳理艺术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深化教学改革,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以实际行动证明艺术类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审核:王学俊/摄影:各教研室、各辅导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