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学习文件 >> 正文

在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教育系统工作专班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0-02-28     责任编辑:会计学院      来源:会计学院     浏览次数:

2020年02月28日 14:49 

(2020年2月7日,根据记录整理)

江 凌

同志们: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对全国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党中央果断决策、科学统筹、周密部署下,全国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河南既是人口大省,又是劳务输出大省,同时毗邻主要疫区湖北省,疫情防控形势相当严峻。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作了总体安排,第一时间成立了全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启动了一级响应机制,对疫情防控涉及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围绕疫情防控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特别是以村、社区为单位实行联防联控,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全省疫情防控局面是好的,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我们有力阻止了疫情在农村、社区的蔓延,防控救治工作科学有序展开,社会保持了稳定有序。取得这样的局面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

从全省疫情防控的大局来看,随着开学临近,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前一段的情况看,全省教育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好的。省教育厅、省委高校工委见事早、行动快,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省教育厅第一时间建立了工作机制,下发了紧急通知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对师生自我防护作出具体指引,对艺术类考试做了延后安排,特别是针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局面,指导各个学校及时对师生健康状况进行排查;市县两级教育部门也做了大量具体工作,为我们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应该看到,教育系统具有点多量大面广的特殊性,疫情防控比其他系统、其他领域更加复杂。一是人口多,全省教育系统师生员工约有2800万,几乎涉及到每一个家庭,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出现问题,就会对全社会疫情防控造成严重影响。二是随着学校开学,人员高度聚集、大量流动,客观上给病毒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创造了条件。三是我省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师生防范意识薄弱,防疫物资储备不足。这些问题都给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带来很大压力,工作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在全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框架下,成立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由我和金花、玉安同志牵头负责,洪斌、邦山、启雄、良启同志参加,具体工作由省教育厅和高校工委负责。专班主要任务是指导统筹督促全省教育系统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前几天,国生书记专题听取教育系统防控工作情况汇报,提出了具体要求。尹弘省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了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形成了具体工作意见。召开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具体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分析当前教育系统面临的疫情防控形势,督促全省教育系统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全省校园安全和系统安全。下面,我简要讲四点意见。

第一,要抓住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关键点。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关键,就是阻止病毒进入校园。现在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员高度聚集、大量流动与防护设施不足同时存在。前一段时间,全省防控工作之所以取得明显效果,就是因为尽量减少了人员的聚集和流动。但是随着教育系统一开学,一方面,势必造成人员大量聚集和上下学人员的大量流动;另一方面,防护用品特别是口罩不足的问题会更加突出。虽然我省是防护用品生产大省,但大部分产品都要由国家调拨支持主要疫区。面对2800万师生的庞大需求,缺口还是比较大的。可以讲,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疫情防控的关键点,就是要通过对校园实施封闭管理,坚决把病毒阻止在校外。阻止病毒进校园,重点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要详细彻底地排查全体师生假期行踪和健康状况。重点是搞清楚大家去了哪些地方,参加了什么活动,有没有新冠肺炎相关的症状。中小学要以学校为单位,大学要以院系为单位,落实到班级,一个一个师生进行排查,建立师生健康档案,详细记录其假期行踪和身体状况,这个工作必须做详细、做彻底、做扎实。上周,我和邦山同志到部分高校和中小学检查防疫工作情况,感到大家对做好这项工作思想上是重视的,认识上是清醒的,但是工作抓得还不具体、不扎实,一些高校简单地把这项工作交给辅导员和部分学生骨干,有的就是在微信上建立一个群简单报告情况。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也难以真正掌握情况,必须落到每个班级,在学校层面和院系层面建立工作组,在班级层面建立工作小组,每个小组配备足够的力量,把教师和学生骨干组织起来,每一个人盯几个人,落实责任,跟踪到底。在对师生假期行踪和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摸底的时候,要特别关注三类人员。第一类是来自疫区的师生员工。第二类是到过主要疫区或者与疫区的人有过密切接触的师生员工。第三类是曾经确诊或是留置观察的师生员工。在排查摸底中,各个学校特别是大学,还要注意各类后勤工作人员、服务人员等,比如说保安以及超市、餐厅、宿舍的工作人员。这些人一旦被感染,传播机会特别大,一定要把他们的情况掌握好。

第二件事,要做好师生返校前的卫生安全防护教育。开学前很多师生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外地的大学生返校还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河南现有外省大学生近24万人,这些学生可能原来没有被感染,但如果教育引导不及时,在临近开学时跑出去参加一些活动聚会,或是返校时乘坐交通工具不注意防护,有可能进校园前就感染了。虽然进校园测体温的时候没有异常,但是实际上已经把病毒带进学校了。所以要通过校园网、微信群和其他有效的手段,包括即将开展的网上课程,把安全防控教育的相关要求落实到每个师生,确保大家在返校之前不被感染。

第三件事,要按照一级响应的要求加强校园的进出管理。全省已经启动一级响应,一级响应是紧急状态,必然要加强各方面管控,包括资源统筹、物资调配、行为管控等等。确保校园安全,必须按照一级响应的要求,对校园实施封闭管理。重点做到以下三条。第一条,无关人员要严格挡在校园之外,包括学生家长、送快递的、送外卖的,一律不能进校园。第二条,师生进入校园必须严格检查,发现身体有肺炎症状的决不能进校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多开几个校门,增加一些体温测量人员,确保既严格检测,又让师生尽快入校,避免在校外停留太长时间。第三条,要对教职工的家属进行严格管理。现在,老师家属和大学的家属区是防控上的一个薄弱环节。要严格校园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内,进去的人要严格检查。另外,在疫情防控期间要最大限度减少学校对外联系,寄宿制学校要严格管控师生出入校园,配备好必要的生活设施和文化设施,让师生尽量在校园内活动,确实需要外出的,必须履行批准手续,这是一级响应的要求。非寄宿制学校除加强校门口管理以外,还可以研究上下学的时间安排,错开社会的上下班高峰期,也让离学校较近的师生可以步行上下学,避免师生和社会人员过多接触。

第二,要细化开学以后的各项防控措施。省教育厅在工作专班的领导下,已经制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指南。全省各个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措施,形成可以操作的具体办法。围绕开学以后的防控,我特别强调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认真上好开学第一课。这是尹弘省长提出的一项具体要求,我觉得做好这项工作非常有用,也非常关键。所有的学校包括幼儿园,必须在开学的第一天,用一天时间,围绕疫情防控这个主题,加强对师生的防控安全教育,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师生个人卫生防护教育,推动师生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二是疫情防控各类管理办法教育,特别是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制定的各类管理办法、管理措施,包括各个场所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要教育引导师生共同遵守。三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教育,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演练,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大学生,过去进出比较自由,要对他们加强一级响应机制的教育,引导他们积极支持战时状态的非常举措。同时,要在第一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内容。特别是要针对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的特点,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部署,消除错误认识。防控知识教育要结合教职员工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认真备好课,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主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每一个师生员工明白防控要求,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自觉配合学校的工作。

二要细化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控管理办法。学校有很多人员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比如餐厅、教室、宿舍、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场所有些可以避免聚集,有些不得不聚集。要坚持统筹安排、分类施策,根据每个场所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防控办法。比如餐厅,过去我们很多学校采取自助餐就餐方式,虽然学生有很大的选择自由,但是风险也比较大。在防控期间,我们可以采取统一配餐方式,并实行错峰用餐,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可以引导学生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到室外就餐,减少交叉感染机会;要教育引导大家就餐的时候尽量不要离得太近,也不要交流。比如课室,一方面保持通风,另一方面进入课室前一定要测体温,体温异常的学生不能进去,教学方式也要根据疫情管控的特点,适应疫情防控的要求,适当做一些调整,尽量避免在课堂上的分组讨论。有条件的实验室要分批进行实验,不要聚集在一起。再比如宿舍,学生进入宿舍前要测体温,确保进入宿舍的人没有体温异常,不同宿舍的同学不要互相串门,最大可能减少人员聚集。这项工作学校主要领导必须牵头,逐个场所去研究,逐个场所拿出具体办法,通过有效的教育管理,把这些措施转化为大家的行动自觉。

三要严格控制各类聚集性活动。这既是对社会的要求,也是对学校的要求。除了必要的教学活动之外,其他聚集活动一律取消或者延后。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坚决控制学生社团聚集。要加强对校外辅导机构的执法和监督,坚决控制中小学校外辅导活动。各类报告和讲座可以采取网上的方式,通过手机端传给学生,尽量减少聚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实行中小学延时放学服务,这是一项重大改革,深受社会欢迎。但在疫情防控期间,已经实行的和即将实行的先暂缓实行,待疫情结束后再推行。

第三,要扎实做好开学前各项防控准备。我省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间推迟至2月17日以后,省内大专院校开学日期按教育部通知执行。关于开学,我们要把握好三条。第一条,就是2月17日之前坚决不准开学,包括各种方式的线下补课、上课活动,要坚决控制住。具体开学时间,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将根据疫情态势,认真慎重研判以后,提出意见,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后,指导各省辖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开学时间。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在接到省疫情指挥部教育系统工作专班批准开学前,不得开学。第二条,开学前的各项防控准备工作要尽可能往前做。工作不往前做,一旦疫情结束得早,我们就被动了。第三条,各个地方、各个学校要根据对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分布情况、来源情况的摸排,研究制定分批返校的工作方案。来自主要疫区的师生、员工,包括湖北的,在当地疫情没有控制之前,不安排返校。下一步,我们还会有明确的指导意见。考虑到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教育部门特别是省教育厅、高校工委已经对延时开学的网络教学做了详细安排,将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所有同步课程以及名校的同步课程转换成电子文件、课件和视频,2月10号开始将全部统一上线。同时,考虑到有些农村地区的学生还不具备网络教学条件,在实行互联网统一上线的同时,也通过全省有线电视网络上线。各个地方、各个学校可以通过短信等方式通知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家长,按时参加网络课程,以免学生因为延时返校、延时开学而耽误学业。并利用这个契机,提升全省教育信息化水平。关于开学前的准备工作,有几个事要具体落实好。

一要做好开学的方案。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要按照教育专班的通知要求,坚持一校一策,拿出具体的开学方案,特别是对如何分批返校,要作出具体安排。总的原则,就是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高三、初三的学生可以先返校、先开学,中小学可以早于大学开学,幼儿园可以再往后延迟一些,总体形成分梯次分批开学返校的安排。同时,要对上下学时间进行研究,必要时要作调整。这里特别要提醒高校的同志,针对部分来自主要疫区的学生,学校要及早安排远程教育,解决好这批学生开学不能返校的课程学习问题。同时,也要做好延时开学后教学计划的调整。

二要做好防疫物资的准备。教育专班已经列出了物资配备清单,这个清单上的物资不是配给每一个师生员工的,主要是满足公共服务需求。比如,对餐厅、医务、宿管人员和参加防疫工作的师生员工,要保证一定的防护用品的配备;比如,对发现体温异常的学生要及时隔离,也要配备防护用品和必要的物资;比如,公共区域的消毒防疫,也需要配备相关的设施用品。因为我们学校太多,统一安排防疫物资也不容易,各个学校可以自行采购,确实难以解决问题的,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解决,各中小学由所在市县负责解决,大学由省市按所属分别负责。

三要做好公共场所的消毒防疫。要建立消毒防疫有关制度,按标准和规范进行,制度化消毒防疫。对所有学校的公共场所,比如餐厅、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定期进行消毒防疫,落实专人负责,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用品,建立监督检查的措施,务必把制度落实到位。

四要做好两类隔离场所的准备。第一类,所有学校都必须准备隔离室,对情况异常师生进行隔离,并立即报告卫生防疫部门及时处置;第二类,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高校,要建立独立的健康观察区,对来自主要疫区的师生、员工,排查出行踪有风险的师生、员工,即便没有检查出异常情况,也要统一安排到相对独立的区域进行隔离观察。观察还要保证基本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观察还可以安排在校内的宾馆、招待所,也可以通过宿舍楼的调整,安排一栋相对独立的宿舍楼做隔离观察区。

五要做好防疫人员的培训和提早上岗的安排。各个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和辅导员,参加防疫的部分学生骨干和后勤人员,必须提前返岗。返岗后要加强培训,2月17日之前必须把这项工作做到位。

第四,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疫情防控就是战时状态,必须建立一套指挥有力、运作有效的工作机制。从全省工作情况来看,工作机制高效与否,直接影响疫情防控的成效。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工作机制的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按照责任建立指挥调度工作机制。主要有三个层面的责任。第一个层面,市县两级要成立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市县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同志,作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参照省里做法牵头负责工作专班,定期研究教育系统防控工作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统筹指导督促各个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第二个层面,市县两级教育部门作为直接责任人,要在专班的领导下,积极借鉴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研究教育系统各个学校的具体防护工作,形成具体有效的措施办法,指导各个学校做好具体防控工作。第三个层面,各级各类学校要承担主体责任,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是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学校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这段时间,学校主要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疫情防控上,不能满足于简单提要求,把工作交办下去,要围绕学校防控工作的每一个问题,牵头具体研究,形成具体办法,督促抓好落实。学校内部还要建立分级负责落实工作机制。省级工作专班、市县工作专班和学校工作专班三级工作专班之间加强情况互通、工作协同衔接。

二要建立校内联防联控机制。学校人员高度聚集,笼统去管很难管到位。我们可以借鉴两个有效的办法,一个是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办法,划小管理单元、细化管理责任;一个是部队编成管理,从师、团、营一直到连、排、班,最后是落在班的管理上。我们可以把学校师生员工划成小单元,比如十来个人左右一个小的单元,把老师、学生、员工骨干调配到每个单元里。每个单元有具体的负责人、联络人,负责人主要做两项工作,一个是督促这个单元里的师生、员工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另一个是发现师生、员工身体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只有这样,才能把管理防控工作做到位。否则,像我们很多大学都有几万人的规模,简单以院系为单位、以班级为单位笼统地管,都很难管到位。这就要求各个学校要具体研究,通过划小单元、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及时处置来实行联防联控。

三要建立科学的督促检查机制。各级专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对所属学校防控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每个阶段部署下去工作,都要及时检查督促,确保每个学校都把相关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凡是防控工作没有做到位的,坚决不允许开学,这个原则一定要牢牢把握。在检查督促的过程当中,发现工作不尽责、不认真的,要及时提醒、及时教育;对情况严重的,要严肃处理,及时追责。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在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一定要按照国生书记的要求,切实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系统的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坚定站在疫情防控战役一线,在带头遵守各项防控规定和主动承担防控工作中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

同志们,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工作压力非常大。希望全系统的每一位同志,都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工作紧迫感,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坚决打赢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阻击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