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罗美静】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税收法律素养,2024年11月26日下午,金融学院财税大数据教研室在明德楼214会议室召开《税法》课程思政经验交流研讨会,会议由财税大数据教研室主任张少茹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张少茹主任首先强调,在《税法》课程中,教学内容不仅仅是税法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条文,更应包含思政元素,以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税收法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授课时,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精神等融入税法的教学内容,如在讲解税法的基本原则时,结合“公正”和“法治”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税收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随后,大家就《税法》的课程思政建设展开研讨,探讨如何利用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以及课程评价的创新等手段推动《税法》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高丽老师表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前的时事案例和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税法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罗美静老师提出,可以组织学生到税务局参观见习、开展税收宣传月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加深对税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最后,张少茹主任做总结发言。她指出,《税法》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我们要通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培养新时代的财税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审核:赵碧漪/摄影:张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