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金融历史底蕴 筑风险防范意识--金融学院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1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通讯员:惠孔莹】为进一步深化馆校合作,增强学生对金融行业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认知,提升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意识,金融学院于2025年3月14日组织师生代表赴中原金融博物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拓宽行业视野,强化专业认知,筑牢风险防范意识。

探访金融历史  感悟行业底蕴

金融学院师生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探访之旅。通过珍贵的历史展品,学生们系统了解了中国金融发展史、期货市场演变历程及区域金融改革成就。在“期货与衍生品”主题展区,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深入探讨了期货工具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场景,感受金融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夯实专业基础  解析期货本质

参观结束后,融达期货高级期权顾问王翔以《期货基础知识介绍》为主题展开讲座。通过对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分析,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其功能定位与交易逻辑,强调了“期货的本质是风险管理工具而非投机筹码”。王翔老师结合丰富的从业经验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期货衍生品认知框架。

筑牢风险防线  践行理性投资

随后,融达期货华中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付小广给学生们带来了题为《远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专题分享。他通过非法集资、股神荐股等典型案例和骗局的六大障眼法,揭露了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常见套路,并指出了查看互联网地址和鉴别网址名称等关键的方法。付小广经理提醒同学们:“金融从业者既要提升专业能力,更要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未来无论作为投资者还是行业建设者,都需以理性态度敬畏市场。”

此次实践活动将行业实践与课堂理论深度融合,带领学生详细了解了金融行业的历史脉络和发展动态,既感受了金融历史的厚重底蕴,也体会到风险防控的现实意义。未来我院将继续加强馆校合作,充分利用多元资源,通过“行走的课堂”助力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金融人才。

【审核:赵碧漪/摄影:梁峻菲、张博】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