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重要性银行,为什么是这20家

发布时间:2024-01-0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从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和复杂性4个维度,共13项指标评估认定系统重要性银行,得分超过100分的银行进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并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分组越靠后,系统重要性程度越高。


今年入选的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为:


第一组10家,包括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广发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


第二组3家,包括中信银行、浦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第三组3家,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


第四组4家,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


第五组暂无银行进入。


2020年12月,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以下简称《评估办法》),是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认定的依据,也是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附加监管要求、恢复与处置计划要求、实施早期纠正机制的基础。


《评估办法》显示,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指标包括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和复杂性4个一级指标,权重均为25%;一级指标下分金融机构间资产、金融机构间负债、托管资产等13个二级指标,权重为5%到25%不等。根据上述指标测算后,系统重要性得分达到100分的银行被纳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初始名单,然后再结合其他定量和定性信息作出监管判断,综合评估参评银行的系统重要性。


今年是《评估办法》正式发布以来,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第三次发布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


光大金融分析指出:对比2022年D-SIBs名单来看:(1)入围机构增加1家至20家,南京银行为首次新增入围,或主要与规模、关联度、复杂性相关指标维度评分较高有关;(2)国有行及股份行入围家数及组别保持不变,但由于名单按照系统重要性得分排序,位于第1-2组的银行虽然组别分类没变,但多数排序有变化;(3)第5组仍暂无银行入围,但根据《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若银行同时被认定为G-SIBs及D-SIBs,附加资本要求采用二者孰高原则。根据FSB于2022年11月发布的最新G-SIBs名单,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附加资本要求等同第5组。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