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助力乡村振兴
金融学院 胡君一
课程名称: 《金融科技基础》
一、案例主题
移动支付助力乡村振兴
二、案例意义
本案例重点讲授移动支付手段在乡村地区的应用及其成效,以银联“云闪付”的产品为例,强调移动支付的价值使命。该案例启发学生关注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先技术,正确认识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为乡村地区经济建设带来的机遇,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案例分享使学生明确个人成长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激励学生脚踏实地拼搏奋斗,将金融科技能力转化为便捷创新力量。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知各种移动支付工具的运作模式
2.感知我国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创新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新型移动支付工具
2.能够例证不同支付工具的使用场景
(三)情感目标
1.探索乡村地区发展现状,增强科技强国意识,立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2.总结我国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举措和成果,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思政教学素材
1.银联“云闪付”助力乡村振兴
银联发布的全新手机闪付融合了线下NFC闪付、二维码以及App内线上支付,集个人收款码、乘车码、信用卡还款、营销和权益服务等应用于一体的新型移动支付产品,实现了线上线下全场景支付。
现阶段,已为1750多个市县公交、39个城市地铁,超过30万家百货超市便利店的品牌门店、300多万家餐饮商户,约1700个5A和4A级景区、150个酒店品牌及2.5万家门店和3300所高校提供移动支付服务;为3000多万家商户提供便利结算服务;联合各地政府,为230余个城市发放惠民消费券;在全国建设了近30000个普惠金融服务点;协助完成农产品收购交易金额超3000亿元;累计发行3220万张乡村振兴主题卡助力乡村振兴。
2.乡村振兴卡助力独龙族走出大山
独龙江位于云南西北部的边陲之地,在这里有一支民族过着与世隔绝的世外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这就是独龙族。独龙江乡仅有一条又窄又险的人马驿道通往县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大雪封山,与外界的交通被切断。2014年,独龙江隧道贯通,独龙江公路从原来的96.2公里缩短为79公里,行车时间从8个多小时缩短为3小时,大雪封山的历史结束了。银联乡村振兴卡的发布,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也可以贷到款”,通过乡村振兴卡贷款购买新车,将织的布、种植的草果等销售出去,日子越过越红火,通向致富之路。
3.“云闪付”产销服务平台打造多重优势
传统农产品收购模式普遍存在结算方式落后、产销双方对接不畅、采购信息管理粗放等问题,影响农产品销售,制约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长期以来,农产品结算方式主要以现金为主,携带、保管存在不便;部分采购商存在打白条情况,易发生货款拖欠。此外,由于专业仓储管理系统成本较高,采购商采购农产品出入库往往以手工记账管理为主,库存品类、数量统计困难,操作烦琐,容易造成账目与实物不符,管理效率低。
针对农产品“出不了村,进不了城”制约农业发展、农民致富问题,近年来,人行福州中心支行下沉支付服务,积极布局云闪付产销服务平台,优化涉农收购场景结算方式,实现线上对接产销、收购信息功能。
采购方及其长期合作农户在产销服务平台进行注册、绑定后,可通过平台快速完成订单采集、订单支付、订单查询等操作。
采购方财务人员可通过专配的智能POS向指定采购资金账户进行充值,而后自用充值资金或向收购员分配充值资金,通过云闪付客户端远程或者现场完成订单结算。同时,交易采用封顶计费方式,综合费用成本低于现行市场价格,能有效降低财务成本。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课前导学:播放视频“厉害了我的国之支付方式的发展”,引导学生对我国支付方式的历史沿革有所了解,并向学生提问“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地区在支付领域还面临哪些困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作答。通过学习讨论案例,从日常中启发同学们对常见问题的思索与探讨。支付方式的变迁彰显了我国悠久璀璨的历史文明和先进高效的现代科技。我国乡村地区的跨越式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科技的运用和支付手段的创新变革。
(二)新课讲授:分别介绍手机银行、NFC等移动支付方式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场景,以银联“云闪付”产品为例,详细介绍其应用范围。
首先介绍案例1中银联云闪付新型移动支付产品在全国的使用场景覆盖范围,通过云闪付对出行、餐饮、住宿等众多商家提供结算服务,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无不体现我国支付领域的先进科技,增强科技强国意识,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然后通过案例2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独龙族是如何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走出大山深处,实现从原始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跨越。独龙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每一个民族的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闪付助力乡村振兴,帮助独龙族走出大山,帮助农户高效收款,科技力量助力经济腾飞,是我国综合实力的体现。
最后通过案例3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移动支付手段在农产品产销方面带来的技术变革,解决了乡村地区的用户痛点,实现农产品产销一体、科学管理,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经济腾飞,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课堂小结:选取2名同学对本节课内容总结归纳,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知识能力,教师补充总结知识。支付手段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拥有最早由官方发行的纸币,现在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移动支付方式,无不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实力。
六、案例教学反思
(一)亮点与创新
亮点:通过场景化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国科技创新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内容,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了解我国乡村振兴的过程,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局性和历史性的意义。
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开启话题讨论,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主要研究乡村地区支付领域的用户痛点有哪些,以及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二)诊断与改进
诊断:课堂教学信息化程度不够,主要依赖电子教学资源展示,缺乏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学实践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改进:继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分组作业等形式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盐溶于水,避免单方面的说教,提升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