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礼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金融学院 胡静
课程名称: 素养礼仪
一、案例主题(25字内)
遵座次顺序礼仪 守中华文化立场
二、案例意义(200字内)
1.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典型案例的选用,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课程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学会尊己敬人。通过对座次排序原则的学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深刻领悟“敬人敬己”的礼仪实质,真正做到心中有“尊敬之心”,有“敬畏之意”。3.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中华文化自信自强。通过不同时代背景下位次排序的差异分析,筑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决心。
三、教学目标(150字内)
(一)知识目标
1.能复述座次排序原则。2.能区分国内、国际惯例中座次安排的差异。3.通过不同时期座次排序的区别,评价背后反映的问题。
(二)能力目标
灵活运用座次排序礼仪原则应对不同场景的座次安排
(三)情感目标
1.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文化自信心。2.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激发爱国情怀,维护大国形象。
四、思政教学素材(1000字内)
在秦汉和战国时期“以右为上”,那时的人们是“尚右”的。随着时代、朝代的更替,原则并非一成不变,到明清时期变成了“尊左”。本节中说的“以上为尊,以右为贵”的原则就是继承了春秋战国秦汉晋这一时期位次排序原则,是中华几千年传统的传承。
东京审判电影中,在庭审预备会议上,一场座次之争拉开了国际角力的序幕。梅汝璈强烈抗议当时座次顺序安排,“如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国家,我认为法庭座次应该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由于他的据理力争,庭长当即召集法官们表决,结果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按日本投降各受降国签字顺序安排。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在中南海紫光阁向李克强总理述职时,会议座位安排同以往有很大不同,由以往“并排”会谈改成领导人主持会议的形式。李克强坐在长型会议桌正中,李克强右侧依次是梁振英、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中联办主任张晓明、特首办主任邱腾华;左侧依次是国务委员杨晶和杨洁篪等。梁振英之后到中南海瀛台向习近平主席汇报工作,座位安排与向李克强述职时类似。习近平坐在中间。梁振英、王光亚、张晓明、港澳办副主任冯巍和邱腾华依次坐在习近平主席的右侧。左侧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和国务委员杨洁篪等。
G20杭州峰会的座次安排中,第一排从左至右分别是巴西总统特梅尔、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墨西哥总统培尼亚、南非总统祖马、美国总统奥巴马、德国总理默克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奥朗德、韩国总统朴槿惠、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印度总理莫迪。“三驾马车”领导人首次一起站在最中间。
五、教学实施过程(1000字内)
本次课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活动三部分。在课前准备阶段,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利用学习通、QQ 和微信等现代信息交互手段发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布置学生预习本次学习情境的礼仪知识。
课堂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以教师为主,教师介绍与座次排序相关的礼仪背景、要点和规范;实践教学部分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组演练。《素养礼仪》课程的课堂二分法,实现教与学的互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课堂教学一般遵循课程导入、目标展示( 教师会特别强调所要达成的思政目标)、相关知识讲解和实践演练等步骤。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思政目标,创设座次排序内容的情景,遵循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原则。整个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主题式、案例式和讨论式的教学,实现“授课( 教师) + 示范( 教师或学生) + 协作( 学生) + 演练( 学生) ”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后活动分两种形式: 一种是资料补充阅读。教师在学习通中上传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和文字阅读资料供学生赏析。例如上传古代关于座次排序的礼仪知识、东京审判电影相关视频等。另一种是礼仪实践活动,给出几种关于座次排序的情景,假设各种人物角色,让学生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角色扮演、找到适合自己的座位顺序,将自己小组的情景展示成果拍照上传学习通。另外,鼓励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加院系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讲座等,从这些活动中感受座次安排的重要性及原则。
教学环节/内容 |
思政元素 |
融入途径 |
学习通签到 |
养成守时的习惯 |
|
座次礼仪的作用 |
维护国家尊严; 爱国、自强自立; 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维护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 |
讲解东京审判中外交官梅汝璈对法庭上座次顺序安排据理力争的故事; 港澳领导人述职的座位变化 |
座次礼仪遵循的原则 |
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细节决定成败;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1. 案例背景(演练案例1个) 2. 案例背景(演练案例2个) |
中西方座次安排的区别 |
文化自信; 弘扬文明、和谐、爱国、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展示中国政务会议座次及国际礼仪中座次安排的照片 |
座次礼仪的运用 |
尊重、包容、开放、自信的价值观; 大国担当; 培养爱国情怀 |
G20杭州峰会上“三驾马车”领导人合影站位 |
六、案例教学反思(600字内)
亮点:1.思政内容与礼仪教育有机融合。始终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将思政因素巧妙融入教学设计和实施中。2.理论和实践并重,注重实训效果。礼仪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式的采用始终遵循学礼、习礼、用礼并重的教学理念。座次礼仪的实用性较强,学生不仅仅学习了理论知识,也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在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创新。采用多元化教学、体验式教学、协同式教学等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例如课堂实训演练成果进行拍照上传学习通,小组之间互相打分点评,增强学习效果。
不足:1.由于学习场地的限制,学生不能完全感受生活中大型商务场合的座次安排。2.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再进行更合理的分工与配合,使得实践展示效果更理想。3.学生差异性考虑不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有部分学生没有跟上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