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名称:旅游政策与法规 案例撰写人:王月星
所在院(系)部:商贸系
一、旅游者的义务——文明旅游
二、案例意义
本次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因此,本课堂教学中采取了案例教学法,并且创造性地开展了文明旅游“课堂辩论”,以增强生生、师生互动,使“思政”元素入耳、入脑、入心。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文明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法》中的相关法律法规,理解文明旅游的重要意义。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文明旅游是旅游者的首要义务,具备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树立文明理念,培育法治精神。让学生成为传播文明旅游理念的火种,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引,养成文明旅游好习惯,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思政教学素材
(一)央视文明旅游宣传片
(二)微案例
微案例1:李文春攀爬红军雕塑事件。
李文春,陕西人,因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胜利山景区内攀爬红军雕塑照相被国家旅游局列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期限自2015年5月4日至2025年5月3日。
微案例2:埃及神庙浮雕现汉字。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三)文明旅游10大公益宣传片
五、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手段 |
教学过程与实施 |
课程思政要素 |
环节一 文明旅游的概念 |
视频导入 |
课程导入:播放央视文明旅游宣传片(时长40秒)。 视频后的思考: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文明旅游? 教师精讲:文明旅游的概念。 |
通过视频的播放,将学生带入文明旅游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文明”和“文明旅游”的思考,引导学生重视文明,树立文明旅游意识,加深学生对文明旅游概念的理解。 |
环节二 文明旅游法律法规 |
教师精讲 |
《旅游法》内容: 第五条 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旅游公益宣传,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三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
通过文明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文明旅游是国家积极倡导的旅游方式,从而提高对文明旅游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文明旅游是法律赋予旅游者的义务,是每一位旅游者应当承担的责任。 |
环节三 文明旅游立法的背景和意义 |
案例教学 |
案例介绍: 微案例1:李文春攀爬红军雕塑事件。 微案例2:埃及神庙浮雕现汉字。 案例分析:结合案例思考文明旅游立法的背景和意义。 |
两个微案例分别是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中发生的两起游客不文明行为事件。通过案例介绍,让学生们了解文明旅游乱象频发的背景,认识到文明旅游事关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以及我国公民和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
环节四 游客不文明行为成因 |
分组辩论 |
文明旅游辩论赛 主题:文明旅游乱象频发源于游客素质不高正方:支持 反方:反对 程序:①全班同学按照正反反方分组;②按照辩论赛流程开展辩论,辩论时间适当缩短。 |
通过课堂辩论激发学生思考,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文明旅游辩论赛的举办促使学生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成因进行自主思考,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 |
教师总结 |
教师简要点评与总结。 |
通过教师总结进一步激发学生文明旅游的热情,牢固树立文明旅游理念。 |
课后拓展 |
学习通发送任务 |
任务:观看“文明旅游10大公益宣传片”。 |
知行合一,通过课后拓展任务,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旅游理念。 |
六、案例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文明旅游的概念和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文明旅游的立法背景和意义。同时,学生也认识到,文明旅游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法律赋予旅游者的义务,文明旅游事关国家形象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教学反思如下:
1.亮点与精彩之处
文明旅游课堂辩论赛的举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学生在辩论环节积极、踊跃发言,不仅加深了对文明旅游的认识和理解,也锻炼了自身的表达能力。
2.不足与改进之处
课程思政要素有待继续深入挖掘。在课程教学的过程除了关注专业知识传授以外,还应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科知识教育中,吸引学生参与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感悟,理解和认同教学中所传递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让学生形成追求真知的良好道德品质,从而成为旅游法律规范的主动服从者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