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
 
 
道德讲坛 
 学校首页
 部门概况
 理论学习
 文明创建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道德讲坛>> 正文

雷锋的快乐从哪里来

2013年05月27日 21:23  点击:[]

雷锋的快乐从哪里来

刘长江

看雷锋的照片,发现很多都是带着微笑的。那阳光般的笑容,即使穿越了半个世纪,今天依然让人感到温暖、快乐,也带来深深的思考。

雷锋的快乐从哪里来?雷锋在日记中说:自己辛苦点,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英国作家西德尼也说:做好事是人生中唯一确实快乐的行动。助人为乐,正是快乐的源泉。

像雷锋一样,“当代雷锋”郭明义也是快乐的,生活中的他始终有着开心的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等道德楷模,他们也是快乐的,常常有着真诚的笑。这些雷锋精神传人用自己的微笑告诉我们:学习雷锋,帮助他人,其实是一门关于快乐的学问,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郭明义就是很好的证明。不管多次献血还是长期捐助,在有些人眼里郭明义“很傻”、“很苦”,犯不着这么做。然而,他们却未能读懂他的快乐。正如郭明义自己的感慨:我觉得我比常人幸福和快乐得多。也许钱对一些人来说非常重要,或者是名利或者是地位,但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把这些包袱卸掉,你卸掉之后就会感到很快乐了。我试过了,很快乐!

其实,现实生活中,不少时候,我们与这种“做好事的快乐”擦肩而过,却与“做好事的烦恼”迎头撞上。或是因为私心,或是因为能力,甚至是因为心情,既没有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更没有在别人危难时挺身而出。如果不去行动,不站出来,总想着扶老人遭讹诈,做好事受伤害,就体会不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甘甜;体会不到“拯救灵魂,安顿内心”的自得;体会不到“播洒清凉,愉悦自己”的幸福;体会不到“助人为乐,助人有乐”的回报。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现实原因,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会,甚至会遭受损失。但一个文明向上的社会不会让好人吃亏。从破解“扶老”问题到推崇“最美中国人”再到学雷锋活动的深化拓展,一再说明我们的社会需要好人,更会尊重和善待好人。

《礼记》云:“德者,得也。”事实证明,先做德者,才会得到,才会快乐。像杨善洲、庄仕华等,都属于德之得者。他们为人民所称颂,为社会所推崇,自然会拥有应得的快乐。“后天下之乐而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无数事实证明,一切高尚的灵魂都会得到快乐,一切有益的行为都会得到尊重,一切艰苦的付出都会赢得口碑。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里,让我们像雷锋那样“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像郭明义那样“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幸福”,那么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一路欢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刘佳琪)

 

上一条:没有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罪过 下一条:盘点:老一辈革命家的至孝情怀

关闭

 
 
    • CopyRight 2007-2018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尉路18号

    • 电话:00371-66727260 66727605 66727123    传真:0371-6672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