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永葆初心使命——2022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简讯(第五期)

发布时间:2022-08-3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通讯员:刘敏敏】传承红色基因,激扬奋进力量。8月29日上午,我院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到登封市徐庄镇“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和告成镇的观星台进行现场学习。

全体学员参观学习并合影

全体党员教师在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前集体宣誓

走进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一座典型豫西风格的四合院呈现在眼前,灰砖灰瓦间布满岁月的痕迹,抗日英雄王树声的雕像坐落在院子中央。馆内一共设置了五个展室,收集照片上千幅,实物近百件,展示了当年王树声在此领导和指挥河南(豫西)军民英勇抗日创建抗日根据地的过程。跟随讲解员的引导,全体学员深入纪念馆各个展室,通过馆内图文资料、实物呈现、专人讲解等方式,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心和缅怀之情,重温伟大抗战精神,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全体学员在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参加现场教学

随后,全体学员继续到登封市告成镇观星台参观学习。观星台是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建造的,是我国现存时代早、保护较好的天文台,是中国大多数历法的原点,也是二十四节气诞生的地方。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下,全体学员了解了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的发展历史,领悟中原大地自古有之的“天地之中”独特宇宙观念,体会华夏先民的古老智慧。

全体学员在观星台参观学习

现场教学结束之后,全体学员纷纷表示,通过参观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筑牢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根基,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激扬奋进力量的信念,今后将继续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了解观星台背后的故事之后,学员们对于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和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体会到科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了有效减轻辅导员的日常压力,帮助辅导员直面压力,更好的开展工作,下午2:30-18:00,郑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刘慧瀛作了题为《高校辅导员压力与情绪管理》的专题讲座。刘主任结合自己做心理咨询的丰富经验,从“什么是压力”、“压力与身心健康”以及“压力与情绪管理”这三个方面进行讲授。通过有趣的互动方式、画“雨中的树”和“团队默契作画”活动让辅导员们对自身的压力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体验到通过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来疏解工作压力,调节情绪的重要性。最后,刘主任通过身心放松训练帮助辅导员们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引导大家学会积极主动地管理压力,轻装上阵。

郑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刘慧瀛作讲座

讲座结束后,学院副院长施长春对刘教授的精彩授课表示感谢。他表示,刘教授为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辅导课。通过本次讲座,大家应该能认识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自信,要对团队合力创造的“作品”充满信心;二是要勇敢,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勇敢做一个实干家、学术派;三是要团结,一幅好的“作品”需要大家的共同“描绘”,要心往一处想,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取得好成果。最后,施院长希望全体辅导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想党委之所想、想同事之所想、想学生之所想,用爱心去勇于担当,勇于奉献,为学校的安全稳定及学生管理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学院副院长施长春发表讲话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王霄鹂对刘教授的讲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认为本场讲座形式新颖、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强。通过这次讲座,也看到了全体辅导员表现出来的凝聚力、探索性和创新性。另外,王书记表示,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首先,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力军,工作多、责任重、压力大,这一点大家都有目共睹。第二,我们的辅导员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培养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引领、示范等作用,真正做到了关注、关心、关爱学生,也为学院的发展与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目前学院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实现高水平建设、高水平管理离不开最基本的学生工作,离不开辅导员们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奠基性工作。最后,王书记代表学校党委、代表学校领导班子、代表学校,对辅导员、老师们、同志们为学校做出的贡献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同时也期待看到大家的培训结业成果展示。

学院党委书记王霄鹂发表讲话

参训学员心得体会:

经济管理系兼职辅导员杨若琳:今天的培训非常有意义,既有精神震撼,视野开阔;又要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在上午参观了观星台和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让我们重温军民团结抗日斗争的光辉历史,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再次强烈感受到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使我明白一定要发扬党的传统,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下午刘教授的课程既轻松愉悦又妙趣横生。以小组共同作画的形式,让我们明白了团队合力和群策群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通过各种改善不良情绪与压力舒缓的系列方法来管理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习惯,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缓解自己的压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抓住人际交往技巧,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固化爱岗敬业的精神。

经济管理系兼职辅导员袁茵:今天刘慧瀛教授从什么是压力、压力与身心健康、压力与情绪管理三个方面做了题为《高校辅导员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报告,听完之后很受震撼又受益匪浅。辅导员工作面对的群体多样,事务琐碎,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但是,作为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要掌握释放压力、管理情绪的方式方法,始终做到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坚守岗位、投入工作,以激情饱满的状态引导学生、服务育人,在辅导员职业道路上不断寻找并不断提高自我价值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审核:姚灵仙/摄影:邹溢 周高洁 李欣磊】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