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听,上好抗疫救灾思政大课思政课教师这么做

发布时间:2021-08-25 责任编辑:宣传部 来源: 浏览次数: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7月20日以来,河南经历了特大洪水,郑州等地又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洪水刚退,疫情又来,在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同时,郑州等地迅速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场疫情,一次考验,一堂大课。如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上好思政开学第一课,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这样做。

思政部主任兼支部书记孔继海用好活教材,育好时代新人

七月的暴雨、八月的疫情,让河南遭遇汛情疫情叠加。在灾难面前,河南人民奋起自救,全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涌现出许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美逆行者,呈现出一幅幅人间大爱的感人画卷,彰显出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把社会大课堂融入思政小课堂,精心收集模范人物和典型事例,用好活教材,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温度、深度和高度,引导青年学子理性思考、勇于担当、共克时艰,激发他们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激励他们以实际行动唱响青春奋进之歌,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部副主任刚文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在近期防汛救灾和抗疫中,我们见证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我想说答案就在老百姓的生活实践中,这种实践来自大灾大难前党和政府的有力组织和号召,这种实践来自参战干部和一线官兵的日夜战守,这种实践来自防疫医护和志愿者的汗水铸就,这种实践来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这种实践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不懈的精神追求。身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把共产党人的信念坚守好,把防汛救灾的教材抒写好,把感人至深的河南故事讲述好,把振奋人心的中国精神传承好,带动同学们从社会实践中学好思政课,在支援受灾群众的志愿服务中践行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在积极抗疫的实际行动中淬炼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思想。

思政课教师黄真:续好精神血脉,筑牢青春信仰

7月20号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7月30号以后,又陆续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涝疫结核”期间,我们见证了太多的感动和温暖。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搜集了大量的事例、图片和视频,向学生讲述感人至深的一幕幕:抗洪期间,风雨同舟,军民同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疫期间,广大医务工作者头顶30多度的高温,身穿厚厚防护服,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我们学院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在高速路口站岗值守,舍小家为大家。让学生在这一幕幕感人事例中,接受精神洗礼和思想升华,进而珍惜当下,懂得感恩、乐于奉献。我决心用好这些活教材,切实推动思政课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学生心里走,带领学生续好精神血脉,筑牢青春信仰!

概论课教研室主任王莹:讲好身边故事,凝聚中国力量

今年7月开始,郑州经历了“涝疫结核”,一场水灾,一次疫情,一场考验,一堂大课。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苦难辉煌,可越是这样的大灾大难,我们越能凝聚中国力量,淬火成钢。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我们要潜心问道,融入社会大课堂,比如在水灾中逆流而上的救援人员,自发捐款捐物的普通老百姓的感人故事;比如在疫情期间,我们积极抗疫、共克时艰;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抗疫过程中所展现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我们要给学生生动讲述,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

心理教研室主任张小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近期河南郑州成为风暴眼,先有洪涝灾害,后有疫情反弹,前期断水断电影响正常生活,后期居家隔离阻断疫情传播。灾难面前没有旁观者,我们都深陷其中;灾难面前有大爱,洪涝灾害中有来自全国各地人民的救援,捐款捐物,人民子弟兵无私的奉献,军民一心全力救援;居家隔离六轮核酸检测医护人员不畏高温、无怨无悔;社区志愿者不畏感染风险,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居民、医护人员、政府上下齐心构建疫情防护的铜墙铁壁,让德尔塔病毒无处遁形;灾难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教会我们敬畏自然、珍重生命,团结互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基础课教研室主任邱启光:讲好抗洪防疫故事,彰显中国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抗洪救灾和防疫抗疫的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第一,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挖掘中原大地上抗洪防疫这两场“大战”涌现出的先进群体、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例等,把这些生动的育人元素与我们的思政课紧密结合,用包含深情的语言,鲜活感人的事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讲好抗洪防疫中的中国精神;第二,思政课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紧紧围绕抗洪防疫过程中的理想信念、科学精神、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重大课题开展理论、实践研究,切实开展好“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思政大课,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道理。

思政课教师张建建:发挥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

七月以来,我们相继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全力抗击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更坚定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把抗洪救灾和抗击疫情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人物融入课堂,让学生认识到党在大灾难前的应对能力,只有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做到。认识到党的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为打赢抗击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和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思政课教师王晓婷:青年有担当,吾辈当自强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讲好伟大抗疫救灾精神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励志故事,结合学生的亲身体会,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作为新时代青年在灾难面前要有担当、有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正能量。

思政课教师郑樊:用好现实生动教材,提升思政授课质效

今夏中原,面对千年一遇暴雨灾情和突发疫情严峻考验,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部队官兵强力支撑、人民群众众志成城,以艰苦卓绝的努力共御时难、共克时艰,涌现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生动故事和平凡伟大的善心壮举,绘就了值得中原人民永久铭记的奋勇战胜重大灾情的历史篇章。这也是面向广大青年学生极为珍贵的一堂思政课程、一份现实教材,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提高政治站位、深化理论结合、用好现实教材,使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经历实感感受制度优势、深化爱国情操、强化“四个自信”。

思政课教师丁华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在抢险救灾和抗疫防控中涌现出无数感人的故事,亲身经历这场暴雨,让我们懂得,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什么是深藏在国人骨子里的无私奉献。作为思政课教师,把灾难当教材,弘扬伟大抗洪抗疫精神与身边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相结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转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教材,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学生深刻体会: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内涵。

思政课教师普淑玲:培养担当意识,培育时代新人

这个暑假,河南遭遇了特大洪水,洪水过后,疫情又袭来,在自然灾害面前,或许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个体力量的弱小、个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能为力。但我们知道,在中国,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人民解放军冒雨而来,为我们挡住这疾风骤雨,人民医生最美逆行,为我们铸就坚强生命防线,志愿者不顾个人安危,在为城市的运行尽每一份力,各行各业人们的坚守,铸就了灾难之后最强钢铁长城。灾难之后,我们更明白什么是中国力量,我们更理解什么是中国精神!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要讲好抗疫中的中国故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师李艺嫱:彰显中国精神,传达正能量与希望

受洪灾和疫情的双重影响,河南人民已进入了“涝疫结核”的社会生活中。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首先我认为在课堂上要通过鲜活的事迹材料,让英雄有名字,这是我们中国精神的彰显。其次通过切入身边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志愿力量,让学生有责任感,鼓励每位大学生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也是我们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最后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时疏导灾情疫情期间的心理问题。把灾难当教材,向学生传达正能量和希望。无尽夜空,亦有启明之星;黎明未至,仍为最亮的光。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负责人刘洋:把灾难当教材 与时代共成长

瘟疫无情,人间有爱。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这样的非常时期,除了投身于抗疫志愿者队伍之外,更需要在课堂之上向学生们讲述全民抗疫阻击战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将教学成果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要激励同学们把困难当磨砺,做到在灾难面前无所畏惧,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思政课教师李娜:讲好中国故事 彰显中国力量

2021年的夏季对郑州来说注定不平凡,7月20日,郑州遭遇了一场千年不遇的大暴雨,一天之间地铁停运,车辆禁行,更多的人被困在回家的路上……灾难面前方显英雄本色,行人挽着胳膊逆流而上,大哥跳进泥坑勇救三人,众多救援人员奔赴在救灾的第一线,为郑州尽快脱离苦难各尽其力。7月30日德尔塔病株突袭郑州,全城防控,分区隔离,洪水还未远离,新冠病毒又来袭,这又是一场硬仗。

在这两场硬仗中,消防救援人员和医护人员扛起了主力军的大旗,志愿者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目前河南抗洪和抗疫的阶段性胜利都证明了政府的策略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能”的。对思政教师而言,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如何把防汛救灾、疫情防控中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担当,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与教材的理论相结合,宣传好人好事,彰显中国力量。

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师海庆玲:用好源头活水,滋润学生心田

今年暑假,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郑州、新乡等地发生严重内涝。面对湍急水流,行人挽成人墙过马路;被困地铁车厢,乘客不约而同让妇幼先走;一家三口不慎坠入深水泥潭,路人冒死相救;人民子弟兵逆向而行,紧急救援;全国各地志愿者急赴河南,纷纷捐款捐物。“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此次抢险救灾中涌现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逆行者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教师,我会引导学生体会灾难面前,各方扶危解难中最美逆行者的奉献和团结,思考生命、家国、选择和担当,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受灾地区学生在聆听倾诉中疏导情绪,做好心理“防汛”。

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师刘敏敏:吸取社会正能量,助力心理救援

对河南来说,2021年是不普通的一年。我们先后经历了特大洪水灾害以及德尔塔变异病毒,但同时我们也见证了无数个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的最美逆行者,这些人中不乏人民群众、党员干部以及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事迹都让人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作为一名思政部心理教师,理应自觉承担使命,将抗洪以及抗疫精神融入到课程中,做好灾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帮扶工作。

思政课教师申志敏:化悲痛为力量,传递中国精神

今年夏天,看到我们的家园被淹,无数的人在朋友圈、抖音上面一遍又一遍的呼喊救命,甚至发出最后一条遗言的时候,我哭了,在灾难面前我们是渺小的!亲眼看到志愿者、抗洪战士们几天几夜不合眼、脚上的溃烂时,我哭了,在灾难面前我们更是伟大的!我们有伟大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这是我们战胜一切的制胜法宝,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要将这些讲给同学们听,传递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思政课教师王胜南:用实际行动初心担使命

在抗洪救灾和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有无数感人至深的人和事:不惧困难坚守岗位的党员干部;克服艰险逆向而行的人民子弟兵;祖孙三人被大雨困在路中,冒死相救的路人;很多为居民做核酸检测的医护工作者中暑晕倒……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在这次的抗洪救灾和抗击疫情中,无数普通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不平凡的故事,这就是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精神!

思政课教师杨秋玲:正视磨难,扛起责任担当

7月20日以来,河南多地遭遇历史罕见持续性强降雨,郑州发生严重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暴雨袭城,我们守望相助,风“豫”同“州”。洪魔肆虐,八方星夜驰援,子弟兵“神兵天降”。暴雨中,那挺身而出,筑起生命防线的身影,让人泪目;暴雨中,那“让老人、妇女、孩子先走”的呼喊,用行动传递着同袍之爱;暴雨中,那一声声“河南加油、河南挺住、愿大家平安!”的祈愿,感动了你我,温暖了河南。这些逆行者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会引导学生讲述身边或者是新闻中鲜活的案例,在此过程中,我既是一位聆听者,也是一位引领者,引导学生学会理论知识,学会理性思考,学会正视磨难,学会责任担当,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坚强正确的领导,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思政课教师刘聪: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词“涝疫结核”用来形容目前郑州面临的状况,也最贴切不过。从暴雨倾城到抗洪救灾、从新冠袭城到全民抗疫,郑州正面临着双重考验。但正是在这场大考面前,更加展现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力量。他们或是干部、或是党员、亦或是一个个普通的群众,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洪水中托举起受灾群众,在疫情前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正是这无数的可爱的人、无数个无名英雄汇聚成的中国力量,彰显着伟大的中国精神。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敏锐度,将这些在灾难面前涌现的英雄事迹转化为丰富的课堂素材,让广大学生在具体实例中受到感召,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而学习并弘扬这些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闭